朱新蓉教授谈对中国金融教育发展与人才培养的思考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4-10-20浏览次数:703

(通讯员 梁艳艳 学生记者 曾泓)10月17日上午9:00,由mg4355vip检测中心主办、mg4355vip检测中心研究生会承办的第七届“金融之星”学术论坛开幕式讲座于文添楼102顺利举行。本次开幕式讲座主讲人为mg4355vip检测中心博士生导师朱新蓉教授,百余名硕士研究生参加了此次开幕式讲座。讲座由陈思翀副教授主持。

讲座开始,朱新蓉教授通过三个生动的例子展现了当前金融圈内人士和谐互助的景象,并由洪堡的“教授不是给予之人,学生亦非接受之人,两者都是研究者及创造者。教授不是为学生而在这里,学生也非为了教授而在这里,两者都是为了学术而在这里”这一名言引入,阐述了她对人才培养理念的思考和再认识。接着,朱新蓉教授论述了大学理念和使命的演进进程,从培养人才、传承文明到知识创造、服务社会。她分析了当前高等教育的价值取向,包括学术性与多样性、大众化与多元化、发展观与质量观、本土化与国际化四个方面,由此引出了现代高等教育面临的三个问题:如何更好地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如何有效解决偏重于“应时研究”、“模仿研究”的问题;如何兼顾复合型人才与专业型人才的培养。接下来,她分析了当前市场对金融人才的素质需求,包括:具有全球视野的掌握现代货币理论与金融调控政策的高层次金融宏观管理人才;掌握现代资本市场产品创新与风险定价技术并熟练运用现代投资理论进行投资管理的高层次管理人员;掌握金融机构流程再造及风险管理技术的高级金融管理人才;掌握国际经济、金融知识,具有从事跨国公司资本运作的高级金融人才;具备复合型知识结构、学贯中西并通晓中国金融事件的高级金融理论教育及研究人才。

随后,朱新蓉教授基于上面的分析提出了当前逻辑、历史和现实三位一体的趋势,具体表现为:金融范式愈益国际化;金融内涵逐步高端化;金融技术趋于硬科学化;金融发展趋势为大学科方向。她叙述了我院六十年来的历史沿革与发展定位,提出了深化教学改革的创新观念,要注重教室的教学理念更新和教学行为规范化建设,逐步树立全面质量观、素质教育观、科教互动观、行动规范观和教学中心观。她指出,要全面推进质量工程建设,实现教学高度、宽度、拓展性的统一;实现“学术精品再造工程”在科研水平、科研体制、科研成果的突破;遵循教育积累期、成长期和持续期的生态周期规律;处理好传统与现代、个体与团队、教学与科研、知识与能力的重要关系。最后,朱新蓉教授要求同学们从国际化与本土化、规范化与选择性、评价体系与激励机制三个角度出发,对我国人才培养和教育理念的创新进行深入思考,并希望我国未来金融人才培养有一个良好氛围,希望每个同学在金融大家庭里茁壮成长。在互动提问环节中,朱新蓉教授对现场同学的提问做了详细的回答,现场气氛和谐融洽。

讲座最后,陈思翀副教授对朱新蓉教授的讲座作出了总结。他认为,朱新蓉教授对中国金融教育发展与人才培养的传承、发展与创新的深刻思考对同学们的人生规划、科学研究、研究生生涯均有良好助益。到场研究生通过本次讲座,对自己的研究生生涯有了更明确的规划,此次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据悉,第七届研究生“金融之星”学术论坛此后还将陆续举办学术征文及学术沙龙等活动,敬请广大研究生关注。 


XML 地图